北大教授提议恢复土葬:现在的殡葬制度没人情味,把人当垃圾处理

“荒草何茫茫,白杨亦萧萧。严霜九月中,送我出远郊。四面无人居,高坟正蕉峣。马为仰天鸣,风为自萧条。幽室一已闭,千年不复朝。千年不复朝,贤达无奈何。向来相送人,各自还其家。亲戚或余悲,他人亦已歌。死去何所道,托体同山阿。”eaF搜集对生活有用的优质文章

eaF搜集对生活有用的优质文章

陶渊明的这首《拟挽歌词》别有一番风味,他描写了出葬过程中的一系列环境,尤其是以第一人称的角度对于丧葬过程的描写,很有陶渊明豁达的风格。而最为重要的便是此诗的结尾“死去何所道,托体同山阿”,作者表示即使是生前为达官贵人,还是平民百姓,死后还是与这山体融为一体,终究成为一抔黄土。eaF搜集对生活有用的优质文章

“死亡”是人之常事,没有人会经久不衰,即使是古代那些痴迷于长生的帝王们,最终还是逃不过死亡的命运,因此丧葬永远是古代社会中的一件大事,有着极其繁琐的仪式以及情感表达。在以“礼”为重的中国古代社会中,常常会有厚葬之说,“死者为大”的传统在当时的社会中极其重视,而在这片土地上生活的人们,始终相信他们的灵魂应该沉寂于地下,与生养自己的这片土地紧密联系在一起,因而土葬成为古代社会之中大多数地区所坚持的习惯。eaF搜集对生活有用的优质文章

eaF搜集对生活有用的优质文章

但是,随着近代社会的发展,“火葬”便悄然在人们的生活中推广开来,谁也不知道这样的习惯到底从什么时候大行其道,只是因为各种环境的影响,他们不得不采用这样的方式,中国人贯彻已久的土葬好像逐渐消失在人们的生活之中,尤其是土葬之中盛大的场面在现在也很难出现,或许成为一把骨灰,也成为了一些人最为畏惧的事情。让人们从传统“落叶归根”转向大火一烧的方式,实则是难以接受的事情。eaF搜集对生活有用的优质文章

eaF搜集对生活有用的优质文章

对于这样的现象,也有一些专家教授发表了自己的看法。此前,曾对中国古代丧葬文化做出研究的北大吴飞教授,曾提议恢复土葬,因为在火葬推行的过程中缺少了一丝人情味,让人们难以接受。确实,对于丧葬习俗的方式,没有什么对与错,毕竟只是一种安置遗体的方式,但是,人毕竟是有情感表达的生物,火葬对于一些人来说确实难以接受。人的一生总是在“迎来送往”,自己也终有要走的一天。eaF搜集对生活有用的优质文章

火葬推行过程中的不和谐声音eaF搜集对生活有用的优质文章

其实,在2012年的时候,河南省周口市曾发布文件,要求全市在三年内完成农村公益性公墓全覆盖,不准再出现新坟头。现在的土葬自然还多存在于乡村社会之中,毕竟那里有着大量的土地,也为他们的土葬提供了一定的方便,但是乡村社会之中的土葬,常常会零散存在,很多人觉着这不仅浪费了土地资源,而且还给一些工作造成了麻烦,因而推行火葬和公墓是应该执行的。eaF搜集对生活有用的优质文章

eaF搜集对生活有用的优质文章

但是,对于世代生活在这片土地之上的人们并不这样想,他们的习俗已经沿袭数百年,甚至还有上千年的,这些都是他们的文化精髓,尤其是人死之后的丧葬,更是他们认为的大事,村里的老人们自然不会简单认同所谓的火葬以及公墓,他们始终相信墓地的风水会为他们自己以及后辈带来一定的福荫,那种集聚的公墓是他们所不能认同的。eaF搜集对生活有用的优质文章

而对于上述所谓的“平坟运动”,引起了社会的强烈反响,对于这样的决策,人们或褒之,或贬之,各种各样的的声音纷沓而来,然而纵观各种声音,社会各界的声音自然是持反对意见居多。eaF搜集对生活有用的优质文章

因为这场“平坟运动”引起的激烈讨论,自然也发挥了一定的效果,尤其是人们所表现出的抵制心态,也让政策有了一定的改变。国务院曾发布号令,将《殡葬管理条例》第20条修改为“将应当火化的遗体土葬,或者在公墓和农村的公益性墓地以外的其他地方埋葬遗体、建造坟墓的,由民政部门责令限期更正”,而之前的“拒不改正的,可以强制执行”这一条款便被废除。eaF搜集对生活有用的优质文章

eaF搜集对生活有用的优质文章

确实,丧葬并非是一件小事,并且这代表着一个人与这尘世的告别,很多人都想要有最为传统的仪式,因为他们始终相信这样尤其独特的价值。但是,火葬依旧在一些地方不断推行,或许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,人们不得不放弃土葬的奢求,最终只能选择妥协,而在部分地区,还有如果采用火葬的方式话,还会接受到一定的补助,试图缓解推行火葬的诸多阻碍。eaF搜集对生活有用的优质文章

但是,这并不是一个容易的事情,中国社会还是依旧以农村人口居多,在农村社会的习俗中,土葬是他们一以贯之的方式,怎么可能会轻易放弃。eaF搜集对生活有用的优质文章

而吴飞教授也许正是看到了传统丧葬习俗的魅力与价值,才有了恢复土葬的提议。eaF搜集对生活有用的优质文章

吴飞教授其人eaF搜集对生活有用的优质文章

吴飞 ,1973年出生于河北肃宁,1999年获北京大学哲学硕士、2005年获美国哈佛大学人类学博士、北京大学哲学博士后,现为北京大学哲学系宗教学系教授,研究领域包括基督教思想、宗教人类学、中西文化比较等。eaF搜集对生活有用的优质文章

eaF搜集对生活有用的优质文章

吴飞教授的早期研究方向以人类学为主,而在关注到中国传统文化之后,他曾对中国古代的丧葬习俗进行了专门的研究,试图探讨它在中国古代社会之中发挥的价值与意义,尤其它起到了怎样的作用,如何影响了中国人的价值观念,他的研究也引起了一定的影响力。当他提出恢复土葬的习俗时,自然不是十分奇怪,因为只有足够了解之后,才会有这样的判断。eaF搜集对生活有用的优质文章

中国向来注重“落叶归根”的传统,土地对于他们来说意义重大,他们的一生都在这片黄土之上,即使死后也要与它密切相连。而且在“死者为大”的古代社会之中,对于这些丧葬的习俗与方式,有着独特的传承,即使已过数百年,还是依旧在坚持,或许这样的坚持只有着他们心中的执念,但是这是他们能够为自己做得最后一件事情。eaF搜集对生活有用的优质文章

eaF搜集对生活有用的优质文章

只是,在时代变化面前,旧有的执念很多时候都不堪一击。eaF搜集对生活有用的优质文章

丧葬文化对于中国人的意义eaF搜集对生活有用的优质文章

丧葬习俗流传至今,已经有几千年历史。世界各个民族都有自己的丧葬习俗。虽然丧葬品准备及丧葬程序不断简化,但是主要内容并没有太大变化,并且流传至今,家家躲不开,离不了。丧葬文化,也是中华民族,几千年文化文明史中的一部分,它逐渐融合儒家、道教、佛教等一些习俗,有了独特的价值理念,而要探讨三角融合的历史,丧葬文化其实是一个很好的表现。eaF搜集对生活有用的优质文章

eaF搜集对生活有用的优质文章

《吕氏春秋》有言:“死而弃之沟壑,人之情不忍为,故有葬死之义。葬者,藏也。”;《孟子·滕文公上》“盖上世尝有不葬其亲者,其亲死,则举而委之沟壑。他日过之,狐狸食之,蝇蚋嘬之,其颡有泚,睨而不视。夫泚也,非为人泚,中心达于面目,盖返归蔂梩而掩之,掩之诚是也”。可见早期的土葬,其实是为了保护亲人的尸体而形成,并没有今天这样更多的情感寄托。eaF搜集对生活有用的优质文章

在原始社会时期,人们做着最简单的行为重复,他们也看到了太多野兽对于尸体的侵扰,因而才逐渐形成土葬的方式。但是,随着文明社会进程的不断发展,“礼”的概念被提出,尤其是他们相信死去的亲人会有“灵魂”,会为他们带来福报,因为他们时常会在睡梦之中与他们相见,让他们不得不对此颇为重视,就好像今天中国部分地区仍旧推行的“祖先崇拜”,或许这本身就是一种情感的表达。eaF搜集对生活有用的优质文章

eaF搜集对生活有用的优质文章

到了今天,可能丧葬文化早已没有古代那样浓厚与繁琐,但这并不代表他们已经不存在。时至今日,不少人应该已经经历过此类仪式,丧葬之中依然存在“停尸、报丧、守灵、吊唁、入殓、哭丧、下葬”等仪式,虽然说这让一些人听起来十分畏惧,但是在自己死去的亲人面前,一切都是应该的。或许他们始终相信,最后一程的告别才是人生最重要的仪式,毕竟这比新生代表着更多的无奈。eaF搜集对生活有用的优质文章

火葬少了人情味,流水线形式大行其道eaF搜集对生活有用的优质文章

其实火葬并非是到了今天才产生,在古代社会之中,早已经有了火葬的习俗,只是这只适用于部分地区和民族,在传统中国文化的主流观里面,土葬应该还是占据主要形式的。eaF搜集对生活有用的优质文章

eaF搜集对生活有用的优质文章

吴飞教授曾一针见血地指出:“在中国人的心中,追悼会不算是丧礼,它是一种很粗糙的模式,所谓的‘131’:念一遍悼词,鞠三躬,绕一个圈,这不是仪式,不能算是丧礼。丧礼仪式最重要的是告别之前的吊唁和守灵”。按照火葬的习俗,更多的仪式还是在最终的这个追悼会之上。eaF搜集对生活有用的优质文章

火化的礼仪,最主要的还是在殡仪馆。上述我们曾说中国古代有“停尸守灵”的习俗,这是与自己死去的亲人的最后告别,但是,在火化推行之后,尸体放在了殡仪馆,单不说亲人能不能再见到,想要再陪陪他都显得无能为力。eaF搜集对生活有用的优质文章

eaF搜集对生活有用的优质文章

而且,一个地方的殡仪馆就只有那么几个,但是要供给一个城市的使用,这在一定程度上是不现实的。因此,我们常常会看到在殡仪馆之中,会有排队的人拿着单子在等候火化,这对于亲人来说,其实是一种残忍的方式,毕竟谁希望亲眼将自己的亲人送上绝路,但这又是无可奈何的事情,仪式流程就是这样。eaF搜集对生活有用的优质文章

eaF搜集对生活有用的优质文章

而且火化炉其实往往是存在烧不尽的情况的,况且火化炉之中往往还会混杂一些其他人的骨灰。对于那些没有烧尽的骨灰,工作人员会拿着个铁锤一顿敲打,就像在敲水泥一样,把它们敲成齑粉,然后倒进骨灰盒之中。这更是让人难以接受,毕竟工作人员不可能将这个全部换成一次性的,那成本可就太大了,即使现在的技术在不断革新,这样的问题还是没有得到根本解决。eaF搜集对生活有用的优质文章

至于所谓的吊唁过程,殡仪馆里面有着严格的时间限制,一切都显得十分局促,亲人们还没有好好告别,死去的人就要踏上新的征程,实在是太过无奈。eaF搜集对生活有用的优质文章

中国人的土葬观念eaF搜集对生活有用的优质文章

在为什么支持土葬上,吴飞教授给出了三个观点:eaF搜集对生活有用的优质文章

土葬是我国的传统习俗之一,上下已经沿袭了数千年,如果到我们这里断掉,是不是对传统习俗的一种放弃?eaF搜集对生活有用的优质文章

由于火葬技术不够成熟,火葬会造成大量的环境污染,这与我国所提倡的环保格格不入。与此同时,随着火葬的人越来越多,公墓的面积越建越大,而且公墓通常采用的是水泥大理石结构,很难被大自然给降解掉。反而是传统的土坟在几十年后会随着时间渐渐消失,根本不会对土地造成任何伤害。eaF搜集对生活有用的优质文章

人是一种高级情感动物,人被烧成灰烬是对逝者的不尊重,完全就是当成垃圾处理了。这样的做法没有人文内涵,也是对死亡的一种亵渎。eaF搜集对生活有用的优质文章

eaF搜集对生活有用的优质文章

吴飞教授此说有着重要的积极意义。土葬早已传承数千年,习俗也早已烙印在一些人的心中,即使很多人觉得应该与传统告别,但是在一些根本的行为习惯上,还是需要保持清醒,毕竟这是文化的理念,或许有其独特的价值。就好像如今的西方,即使已经过去了数千年,但是他们的一些理念从未丢弃,这也是我们需要反思的。eaF搜集对生活有用的优质文章

其次,对于土葬会造成污染之说,更是一种荒唐的想法。一些人认为土葬不仅仅占用土地,而且还会对土壤造成一定的破坏,这其实是一种谬论。单论环境污染的话,火葬不仅仅燃烧会产生污染,而且在墓地选择上,常常是大理石的构造,这更难分解与消失,实则对于土地来说,破坏更大,而土葬则在数十年之后,坟包会逐渐消失,最终又成为新的土地。eaF搜集对生活有用的优质文章

eaF搜集对生活有用的优质文章

还有,就是关于情感观的问题。正如我们前文所说,现在的殡仪馆有着固定的流程,有着严格的时间限定,这对于情感的表达其实是不利的。如果按照古人的说法,这其实已经算是一种忤逆,毕竟“身体发肤受之父母”,理应珍视。eaF搜集对生活有用的优质文章

而且,在现在的火葬实行之后,还给一些人创造了巨大的利益空间。尤其是在坟地的选择上,动辄一小块墓地就会有数万甚至数十万的价格,不仅仅花费巨大,还容易造成污染。要知道现在的活人都住不起房子了,还得要花费更多的钱来为此投资,人生实在是压力巨大,只能感叹一句“死不起”。eaF搜集对生活有用的优质文章

如何走出丧葬困局?eaF搜集对生活有用的优质文章

很多人也不是对于火葬存有恐惧,而是一种观念始终未能发生改变,一个是新的丧葬仪式,一个是传统传承数千年的习惯,要向其转变,需要一个过渡的过程,而不是一刀切,以最极端的方式完成所谓的预期目标,这反而会加剧一些人的抵触心理,起到适得其反的效果。eaF搜集对生活有用的优质文章

eaF搜集对生活有用的优质文章

火葬是现在的一种趋势,对于大多数农村地区来说,土葬确实还有实行的空间,因为他们本身就有着大量的土地,但是对于城市地区来说,土地可是十分金贵的,他们只能采取火葬的形式。而且随着现在的城市化不断发展,越来越多的农村人口进入城市,或者说大部分地区开始向城市转变,确实需要改变一些传统的习俗。eaF搜集对生活有用的优质文章

但是,对于丧葬的问题,还是应该让人有所选择。或许城市地区的人们是迫于无奈,但是对于农村地区的人们来说,应该让他们自我选择地去实行,毕竟对于一些老人来说,魂归土地是他们此生最大的执念,何必要和“死人”过不去呢?eaF搜集对生活有用的优质文章

千金立碑高百尺,终作谁家柱下石。eaF搜集对生活有用的优质文章

也许你还喜欢

亲子时刻大揭秘:让我们用心倾听,用爱

首先,要了解孩子的兴趣爱好。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独特的喜好和爱好

儿女双全最让人羡慕?过来人:别高兴太

第一个问题,就是如何处理两个孩子之间的关系。在很多家庭中,兄弟姐妹之间的争吵和冲突似

一个人最大的愚蠢,不是高调炫耀,而是

人与人之间交往,最重要的就是真诚与尊重

前夫为还债没日没夜干活,看他路边吃

两人婚后有一儿一女,儿子帅气,女儿乖巧懂事,成绩特别好

“嫂子,你要脸就搬走,害我差点离婚”

不管追求的是什么,其实结婚后的生活基本上都是一样的,柴米油盐酱醋茶

女人最渴望的夫妻生活,感情共鸣与沟

女人渴望的夫妻生活首先是建立在感情共鸣与充分沟通基础上的。在现代社会,女性越来越强

我爸去世那天,婆婆却笑出眼泪,时隔5

我记得,那是个阴雨连绵的午后,我正坐在图书馆里看书

水龙头漏水前夫来修理,中午留他在家

谈恋爱期间,前夫还是不善言辞,但他会默默为我做很多事

女子被男友赶下车,淋湿头发和裙子,打

在当今社会,每个人对待生活的态度和选择都是个性化的,由个人的价值观、成长环境、性格特

男女X生活的这些冷知识,增加情侣之

沟通,是 x 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环。男性可能更注重生 理 需求的表达,而女性则更擅长用情